满足什么条件合同可以撤销

金华金东律师 2025-04-11
法律分析:
(1)合同可撤销情形包含多种。重大误解是当事人对合同重要内容认识错误而订立合同,像对标的物质量、价格理解有误。
(2)一方或第三人用胁迫手段,让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签合同,受胁迫方有撤销权。
(3)一方利用对方危困或缺乏判断能力,使合同显失公平,受损害方能够请求撤销。
(4)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合同,受欺诈方有权撤销。
(5)撤销权行使有时间限制,一般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起一年内行使;重大误解当事人是九十日内;受胁迫当事人自胁迫行为终止起一年内行使。

提醒:
撤销权行使有严格时间限制,务必及时行使。不同撤销情形需证据支持,遇到复杂情况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一)若遇到合同可撤销情形,首先要及时固定证据。比如因重大误解签订合同,就保留能证明自己误解的相关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若是受胁迫、欺诈,要留存好威胁短信、欺诈的书面材料等。
(二)在规定的时间内行使撤销权。重大误解的当事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要行动;其他情况如受欺诈、显失公平等,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受胁迫的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三)可通过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撤销合同的请求来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1.合同可撤销的情况有四种:重大误解,像对标的物质量价格理解错误而签合同;被一方或第三人胁迫签的合同;一方趁对方危困或缺乏判断能力,使合同显失公平;一方欺诈让对方违背意愿签合同。
2.撤销权行使时间:一般自知道或应知道撤销事由起一年;重大误解的九十日;受胁迫的,自胁迫终止日起一年。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结论:合同存在重大误解、受胁迫、显失公平、受欺诈四种可撤销情形,且不同情形有相应的撤销权行使期限。
法律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合同出现重大误解,如对标的物质量、价格等认识错误;一方或第三人胁迫对方签订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危困或缺乏判断能力使合同显失公平;一方以欺诈手段让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签订合同,这些情况下合同可撤销。对于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一般情形是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重大误解的当事人是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受胁迫的当事人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若您在合同签订和履行中遇到类似情况,不确定自身权益,可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合同可撤销的情形包括重大误解、胁迫、显失公平和欺诈。重大误解指当事人对合同重要内容有错误认识而订立合同,像对标的物质量、价格的误解;胁迫是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让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合同;显失公平是一方利用对方危困或缺乏判断能力,使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欺诈则是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合同。

为保障自身权益,当事人应注意撤销权行使期限。重大误解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其他情形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受胁迫的当事人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当事人要保持谨慎,仔细审查合同条款,避免陷入可撤销情形。若遇到上述情况,应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尽快行使撤销权。

相关文章

武义县看守所地址 嵊泗县看守所地址 松江区看守所电话 嵊州市律师 天台律师 磐安县刑事辩护律师 龙游县刑事辩护律师 嵊州市律师 海宁市资深刑事律师 宁海县刑事律师咨询 文成县专业刑事律师 嘉兴市南湖区专业刑事律师 绍兴市刑事律师 杭州市钱塘区律师 象山县律师 义乌市律师 云和县律师网 杭州临平离婚律师 宣城离婚律师 苍南律师哪个好 黄山律师哪个好 嘉善律师 金华律师事务所 宁波海曙法律咨询 义乌法律咨询 龙泉刑事律师 绍兴越城刑事律师 嘉善律师事务所 泰顺律师 仙居律师